连云港

当前选择:连云港

当前位置: 连云港学大教育 > 连云港资讯 > 连云港

三年级语文上册别董大国学吟诵课教案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6-18 21:46:36

教案是每位教师所必不可少的课前准备,想要上好一堂课程,必须做好教案的设计。针对小学语文的教案设计,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三年级语文上册别董大国学吟诵课教案,希望可以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曛”“雁”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仄起平收式的吟诵曲调,学习吟唱《别董大》。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诗,温故引新

上课伊始,教师激趣: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们个个都是背诵古诗的小高手,肚子里装满了诗歌,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对诗,好吗?从学过的五言古诗到七言古诗,自然引出新课,这样,便将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起来。

二、简介背景,研读诗歌

1.通过预习,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 (送别诗)。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2.高适是谁?

(高适是唐代诗人。字达夫,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3.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你能说说吗?

(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故称“董大”。)

4.老师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来,有谁知道?

(《送元二使安西》, 这里的“元二”就是—— ?因为他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为—— 元二。)

5.研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1)出示课件,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

(2)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吗?(生回答)

6.研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后两句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你能从诗中找到根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7.师:现在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

(请学生读—— 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这两句诗中涉及的一些景物。你能来把它画出来吗?(学生划)—— —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师: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点拔: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师:读得真不错!第二句谁来读一下?

学生读—— 朗读指导: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

你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连起来读。

(小组读、个别读)

师:同学们,在这样( )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

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说说。(出示句子)

(1)大雁对北风说:

(2)大雁对飞雪说:

(3)大雁对自己说:

(4)我想对大雁说:

8.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学生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见机引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没有放弃,没有气馁。

(读古诗—— 找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是啊!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在上面文章中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三年级语文上册别董大国学吟诵课教案,希望可以拓宽老师们的备课思路,更好地较好这节课。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