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当前选择:连云港

当前位置: 连云港学大教育 > 连云港资讯 > 连云港

学大哲理故事-孔子的是非观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8-18 18:25:12

我们都知道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其实蕴含着许多丰富的人生哲理,多阅读些哲理故事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成长。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大家带来了学大哲理故事-孔子的是非观,希望可以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子贡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

春秋时期,鲁国是一个弱国,它呈现出这样的社会状况:富贵人少,贫苦人多。有很多穷人为了求得生存被卖到周边国家做奴隶。按照当时鲁国的法律规定,若有人在国外见到本国奴隶并把他赎回来,鲁国政府就发奖金给这个人。子贡用自己的钱在国外赎回一个奴隶,他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于是拒绝了政府的奖赏。孔子知道后皱了下眉,温和地纠正道:“你错了!”

相反,一个人失足落水,子路勇敢跳下将他救上岸。这个人非常感激,送给子路一头牛表示谢意,子路毫不客气地把牛牵回家,孔子见到子路对他大加赞赏。

为什么子贡拒绝奖金的高尚行为会受到孔子的批评,而子路接受赠牛的求报行径却能得到嘉许呢?

孔子的人学观点是这样认为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也就是说,只要符合道义,该获取的尽管获取,人们对此是不会反感和厌恶的。子贡以自我标准倡导的善为小善,它影响面小,时间短促,这样的行为将阻碍更多的奴隶被解救,这种小善是“非”。而子路的善为大善,很多社会人士看到做善行不但使人内心光明,而且还可以扬名获利,所以纷纷效仿,鲁国人将因此喜欢救人于危难之中,此是大善,大善是“是”,其影响时间长,覆盖范围广,起到改良世风,教化百姓的劝德作用。

孔子的是非观:一个人不能只随自己的喜好行事,要以顾全社会大众利益为中心。

学大哲理故事-孔子的是非观经过上文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上文所提供的孔子的是非观这一哲理故事得到一些关于学习和生活的启发。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