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当前选择:连云港

当前位置: 连云港学大教育 > 连云港资讯 > 连云港

学大哲理-粽子人生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5-20 21:36:30

我们都知道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其实蕴含着许多丰富的人生哲理,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阶段,多阅读些哲理故事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成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学大教育专家为大家带来了学大哲理-粽子人生,希望可以给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早晨姥姥打来电话,说端午节快到了,知道我爱吃粽子,问我是否能回家,近期若能回去,粽子就等我回家再包,我拿着话筒,听着姥姥在电话那端絮絮叨叨着,泪珠忍不住地大颗大颗滴落下来,却没敢哭出声,笑着说:“姥姥,我现在就闻到粽子的香味了,好香呀,我最爱吃您包的粽子了。”姥姥笑着骂我:“傻丫头!还没包呢,哪来得粽子的香味。”

放下话筒翻开台历,可不是吗,还有两天就到端午节了。

每年的端午节姥姥都要包粽子的。还记得童年的一个端午节,在姥姥包粽子的时候,我在一旁看着,一勺洁白的糯米、两三片翠绿的苇叶、四五粒红红的枣儿,三下五除二在姥姥灵巧的手指间就变成了一个有棱有角甚是好看的粽子。看得我心里痒痒的,对姥姥说:“姥姥,我也包粽子。”姥姥说:“好呀,丫头嘛,洗衣、做饭、收拾家务都应该学呀,这可是我们女人的本分呢,什么都不会呀,看哪个男人会娶你。”我偎在姥姥怀里:“那我就不嫁,一辈子和姥姥在一起。”

取过苇叶,在姥姥的示范下,第一个亲手做的粽子终于完成了,可和姥姥包的粽子放在一起,却发现自己包得那个是一个不规则的圆粽子,看着怎么也不如姥姥包的那些有棱有角的好看。姥姥说:“慢慢来,别急。这做人那,就和这粽子差不多。”我听得一头雾水,没有明白姥姥的意思。不过从那以后我真的学会了包粽子。

第二天早晨刚刚睁开眼,就闻到了一股粽子那特有的清香,引得肚子“咕咕”直叫。穿上衣裤,来不及洗手洗脸,挑出自己包的那个大圆粽子,扯去线,酱黄色的圆粽滚落手中,慢火煨了整整一夜的粽子,粘稠得不得了,我一时不知从哪里下口,从哪里下口都粘得我满嘴都是,滋味还没品尝出来呢,就已经吞下了肚。吃第二个时,还是拿起了姥姥包的,自一角下口,小口小口咬下去,细细地咀嚼,粽子那特有的香甜才萦满口中。而姥姥就那么一直看着我一连吃了三个粽子,直到把自己的小肚皮撑得鼓鼓的。

等到我离开姥姥身边步入社会之后,历尽沧桑,饱尝了生活的些许无奈和辛酸,才明白姥姥当初说的那句话,做人真的就如这粽子:有的人精明周到、处事圆滑,可遇事犹如游鱼,一触即溜,对他自己虽然是无可挑剔,但对于他人却无益;而有的人就如这粽子,有棱有角,虽然说话做事常常触碰到他人,却也常常给人与方便。

让我选择,那我就选择这有棱有角的“粽子”人生吧!

学大哲理-粽子人生,在上面文章中我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希望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大家得到一些关于生活学习的启发。

相关推荐
热点资讯
热门话题